安徽阜陽“流動診所”解難題“把脈問診”提質效
在食品安全監管實踐中,部分食品生產企業屢陷抽檢不合格困境,不僅威脅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還制約企業生存發展。今年以來,為破解這一難題,安徽省阜陽市市場監管部門轉變思路,變被動處罰為主動賦能,推進構建“流動診所+閉環監管”模式,精準助力企業打通質量提升“堵點”,在嚴守食品安全底線與優化營商環境之間探索出一條有效路徑。
精準“把脈”,技術幫扶直擊“病灶”。針對食品生產企業對食品安全問題“查不出、改不了”的痛點,阜陽市市場監管部門果斷破除傳統“以罰代管”局限,推動監管力量下沉一線,組織食品安全專家及有經驗的核查處置人員成立“流動診所”,深入多次抽檢不合格企業開展“解剖式診斷”。專家團隊深入生產車間、原料庫、檢驗室等關鍵環節,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針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項目,系統審查工藝流程設計是否存在缺陷,細致驗證產品控制設定是否科學,嚴格評估出廠檢驗規程執行是否到位,嚴謹分析原輔料供應鏈風險是否可控。
閉環管控,監管鏈條環環相扣。以“流動診所”技術幫扶的形式“診斷”出問題后,推動整改見實效、風險斷根源才是目標。為此,阜陽市市場監管部門著力構建“發現—幫扶—整改—驗證—提升”的完整監管閉環。一是全程督導促落實。針對專家團隊提出的整改建議,屬地市場監管人員加強監管,進行清單化管理、銷號式推進,通過定期回訪、現場核查,確保每一項整改措施“落地生根”,杜絕“紙面整改”。二是能力傳導強基礎。將技術幫扶過程轉化為培訓課堂,組織屬地市場監管人員全程參與專家診斷分析,在實踐中提升其發現、分析、解決復雜食品安全風險的能力,為后續自主高效地開展監管工作注入“源頭活水”。三是寬嚴相濟顯擔當。對已完成有效整改并消除風險隱患的企業,在后續監管中體現包容審慎;對連續多批次抽檢不合格、心存僥幸、整改不力或故意違法的,堅決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依法從嚴查處。
據統計,截至8月底,阜陽市市場監管局已經對2025年抽檢發現的12家兩批次及以上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開展了“流動診所”技術幫扶,共派出專家36人次、核查處置人員24人次,現場發現問題58個,提出整改建議61條,督促指導10家企業完成整改,另外2家正在整改中。
在食品安全監管實踐中,部分食品生產企業屢陷抽檢不合格困境,不僅威脅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還制約企業生存發展。今年以來,為破解這一難題,安徽省阜陽市市場監管部門轉變思路,變被動處罰為主動賦能,推進構建“流動診所+閉環監管”模式,精準助力企業打通質量提升“堵點”,在嚴守食品安全底線與優化營商環境之間探索出一條有效路徑。
精準“把脈”,技術幫扶直擊“病灶”。針對食品生產企業對食品安全問題“查不出、改不了”的痛點,阜陽市市場監管部門果斷破除傳統“以罰代管”局限,推動監管力量下沉一線,組織食品安全專家及有經驗的核查處置人員成立“流動診所”,深入多次抽檢不合格企業開展“解剖式診斷”。專家團隊深入生產車間、原料庫、檢驗室等關鍵環節,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針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項目,系統審查工藝流程設計是否存在缺陷,細致驗證產品控制設定是否科學,嚴格評估出廠檢驗規程執行是否到位,嚴謹分析原輔料供應鏈風險是否可控。
閉環管控,監管鏈條環環相扣。以“流動診所”技術幫扶的形式“診斷”出問題后,推動整改見實效、風險斷根源才是目標。為此,阜陽市市場監管部門著力構建“發現—幫扶—整改—驗證—提升”的完整監管閉環。一是全程督導促落實。針對專家團隊提出的整改建議,屬地市場監管人員加強監管,進行清單化管理、銷號式推進,通過定期回訪、現場核查,確保每一項整改措施“落地生根”,杜絕“紙面整改”。二是能力傳導強基礎。將技術幫扶過程轉化為培訓課堂,組織屬地市場監管人員全程參與專家診斷分析,在實踐中提升其發現、分析、解決復雜食品安全風險的能力,為后續自主高效地開展監管工作注入“源頭活水”。三是寬嚴相濟顯擔當。對已完成有效整改并消除風險隱患的企業,在后續監管中體現包容審慎;對連續多批次抽檢不合格、心存僥幸、整改不力或故意違法的,堅決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依法從嚴查處。
據統計,截至8月底,阜陽市市場監管局已經對2025年抽檢發現的12家兩批次及以上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開展了“流動診所”技術幫扶,共派出專家36人次、核查處置人員24人次,現場發現問題58個,提出整改建議61條,督促指導10家企業完成整改,另外2家正在整改中。
- 云南出臺餐飲外賣配送服務團體標準(2025-11-15)
- 浙江桐鄉引入新標筑牢烏鎮峰會餐飲安全防線(2025-11-15)
- 陜西凝聚合力推動質量強鏈項目取得成效(2025-11-15)
- 山東青島2025年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典型案例發布(2025-11-15)
-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重拳整治假劣肉制品查處違法案件64起(2025-11-15)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4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