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保育用品機械危害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兒童保育用品—通用安全—第2部分—機械危害》國際標準。
兒童保育用品機械危害,是指兒童在使用各類用品時,因產品設計、生產、組裝等環節可能存在的機械性隱患而受到的傷害,如銳利邊緣引發的割傷、活動部件造成的擠壓以及繩索類配件帶來的纏繞等,是當前威脅兒童安全的突出風險因素之一。該國際標準根據兒童用品特性,創新性地構建了包含機械危害安全理念、可觸及性風險、運動部件危險等19個維度的全方位安全要求體系,全面覆蓋了兒童使用產品時可能面臨的13種機械傷害風險場景。例如,針對繩環纏繞兒童頸部導致勒傷和窒息危險方面,該標準要求“經拉直測量,繩長不得超過220mm,環長不得超過360mm”;針對產品活動部件夾住兒童手指造成夾傷危險方面,該標準提出“產品活動部件間隙應小于3mm或大于12mm”。
該標準由中國專家牽頭,與來自法國、美國、德國、日本等15個國家的專家共同攜手制定,為后續各類細分產品制定國際安全標準提供了依據和指南,對全面保障兒童用品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兒童保育用品—通用安全—第2部分—機械危害》國際標準。
兒童保育用品機械危害,是指兒童在使用各類用品時,因產品設計、生產、組裝等環節可能存在的機械性隱患而受到的傷害,如銳利邊緣引發的割傷、活動部件造成的擠壓以及繩索類配件帶來的纏繞等,是當前威脅兒童安全的突出風險因素之一。該國際標準根據兒童用品特性,創新性地構建了包含機械危害安全理念、可觸及性風險、運動部件危險等19個維度的全方位安全要求體系,全面覆蓋了兒童使用產品時可能面臨的13種機械傷害風險場景。例如,針對繩環纏繞兒童頸部導致勒傷和窒息危險方面,該標準要求“經拉直測量,繩長不得超過220mm,環長不得超過360mm”;針對產品活動部件夾住兒童手指造成夾傷危險方面,該標準提出“產品活動部件間隙應小于3mm或大于12mm”。
該標準由中國專家牽頭,與來自法國、美國、德國、日本等15個國家的專家共同攜手制定,為后續各類細分產品制定國際安全標準提供了依據和指南,對全面保障兒童用品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2025世界動力電池大會“質量強鏈賦能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專題會議在四川宜賓舉辦(2025-11-15)
- 第四屆全國市場監管系統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技能大比武活動決賽舉辦(2025-11-15)
- 市場監管總局就《電子商務平臺協助查處商標侵權案件規定(征求意見稿)》 向社會公開征求…(2025-11-15)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雙十一”網售食品3347批次 “減肥糖”檢出瀉藥成分(2025-11-15)
- 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中貢獻更多市場監管力量——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2025-11-15)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4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