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碳中和綠色發展專委會會長袁東來教授
考察綠碳未來(四川)科技有限公司
5月4日下午,中國富碳農業首席科學家、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碳中和綠色發展專委會會長袁東來教授到訪考察綠碳未來(四川)科技有限公司,并與該公司董事長唐成康博士及董事會成員就碳中和、富碳農業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綠碳未來(四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成都市高新區以新材料研發及應用為主的高科技企業,擁有全球領先的在常溫常壓下從空氣中直接捕獲二氧化碳的核心技術,開創了全球首個利用該技術實現產業化落地的項目,并已在“公共衛生”“富碳農業”“糧食倉儲”“工業碳減排”“新能源”等領域逐步實現產業化落地。該公司在公共衛生領域創造出的全球首款“呼吸式捕蚊機”,僅利用自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分子誘捕蚊子,實現了高效、環保、健康滅蚊的革命性滅蚊新方式,填補了世界空白。在富碳農業方面,該公司生產的新型綠碳循環農業裝備體系通過從空氣中直接捕獲二氧化碳并富集,按照農作物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濃度施放,能夠有效起到提升農作物產量、減少農藥使用量、提升農產品口感等作用,真正切實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助力國家雙碳戰略與鄉村振興的實現。在糧食倉儲方面,通過從空氣中直接捕獲二氧化碳并注入糧倉,達到二氧化碳氣調儲糧要求,實現高品質儲糧標準,大大降低儲糧成本。在工業碳減排方面,利用新材料技術采用模塊化設計,可高效率、低成本捕獲脫硫脫硝后的工廠廢氣中的二氧化碳,目前正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全資上市子公司、在工業碳捕集方面擁有國內領先技術的遠達環保深度合作,開展“二氧化碳集中排放源捕獲”試點項目,探索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工業級碳捕獲路徑。

袁東來教授聽取了綠碳未來團隊在“空氣直接捕集二氧化碳”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及產業化應用方面的匯報,對綠碳未來在二氧化碳捕集及資源化利用領域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表示肯定,并從生態資本論的高度為綠碳未來團隊詳細闡述了富碳農業的戰略意義及實施路徑。袁教授指出,在雙碳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光合作用效率是實現碳中和十分重要的一項舉措,目前全世界公認光合作用利用最大值為11%,中國利用率卻僅為0.8%,美國、荷蘭等國家和地區均在3%以上。西方國家目前的光合作用利用值正在上升,最高大概可以達到7%,通過光合作用可以產生更多的干物質。據悉,歐洲談到蔬菜時常常說每平米長多少菜,而我們還在談每畝產多少菜,這正是光合作用利用多少存在巨大差距的鮮明對比。
袁教授強調,富碳農業就是運用碳捕集技術,把工業上排放到大自然中不可消納的、過多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通過農業、林業、漁業、中草藥、瓜果業進行固碳,從而產生如蔬菜、中草藥等干物質,著力達到生態平衡。綠碳未來公司突破性地從空氣中直接捕獲富集二氧化碳后再在農業生產上應用起來,將更加高效率、規模化地賦能農業生產,將開啟富碳農業實施的新局面,助力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袁教授向綠碳未來公司建議,在自身技術領先優勢的基礎上,也要進一步走出去,著力在應用場景的實踐上通過創新模式、探索標準等方式,以期能夠在公共衛生、富碳農業等領域的應用持續發力,為人類健康、鄉村振興與碳中和的實現作出新技術的引領和貢獻。
5月4日下午,中國富碳農業首席科學家、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碳中和綠色發展專委會會長袁東來教授到訪考察綠碳未來(四川)科技有限公司,并與該公司董事長唐成康博士及董事會成員就碳中和、富碳農業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綠碳未來(四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成都市高新區以新材料研發及應用為主的高科技企業,擁有全球領先的在常溫常壓下從空氣中直接捕獲二氧化碳的核心技術,開創了全球首個利用該技術實現產業化落地的項目,并已在“公共衛生”“富碳農業”“糧食倉儲”“工業碳減排”“新能源”等領域逐步實現產業化落地。該公司在公共衛生領域創造出的全球首款“呼吸式捕蚊機”,僅利用自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分子誘捕蚊子,實現了高效、環保、健康滅蚊的革命性滅蚊新方式,填補了世界空白。在富碳農業方面,該公司生產的新型綠碳循環農業裝備體系通過從空氣中直接捕獲二氧化碳并富集,按照農作物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濃度施放,能夠有效起到提升農作物產量、減少農藥使用量、提升農產品口感等作用,真正切實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助力國家雙碳戰略與鄉村振興的實現。在糧食倉儲方面,通過從空氣中直接捕獲二氧化碳并注入糧倉,達到二氧化碳氣調儲糧要求,實現高品質儲糧標準,大大降低儲糧成本。在工業碳減排方面,利用新材料技術采用模塊化設計,可高效率、低成本捕獲脫硫脫硝后的工廠廢氣中的二氧化碳,目前正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全資上市子公司、在工業碳捕集方面擁有國內領先技術的遠達環保深度合作,開展“二氧化碳集中排放源捕獲”試點項目,探索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工業級碳捕獲路徑。

袁東來教授聽取了綠碳未來團隊在“空氣直接捕集二氧化碳”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及產業化應用方面的匯報,對綠碳未來在二氧化碳捕集及資源化利用領域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表示肯定,并從生態資本論的高度為綠碳未來團隊詳細闡述了富碳農業的戰略意義及實施路徑。袁教授指出,在雙碳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光合作用效率是實現碳中和十分重要的一項舉措,目前全世界公認光合作用利用最大值為11%,中國利用率卻僅為0.8%,美國、荷蘭等國家和地區均在3%以上。西方國家目前的光合作用利用值正在上升,最高大概可以達到7%,通過光合作用可以產生更多的干物質。據悉,歐洲談到蔬菜時常常說每平米長多少菜,而我們還在談每畝產多少菜,這正是光合作用利用多少存在巨大差距的鮮明對比。
袁教授強調,富碳農業就是運用碳捕集技術,把工業上排放到大自然中不可消納的、過多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通過農業、林業、漁業、中草藥、瓜果業進行固碳,從而產生如蔬菜、中草藥等干物質,著力達到生態平衡。綠碳未來公司突破性地從空氣中直接捕獲富集二氧化碳后再在農業生產上應用起來,將更加高效率、規模化地賦能農業生產,將開啟富碳農業實施的新局面,助力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袁教授向綠碳未來公司建議,在自身技術領先優勢的基礎上,也要進一步走出去,著力在應用場景的實踐上通過創新模式、探索標準等方式,以期能夠在公共衛生、富碳農業等領域的應用持續發力,為人類健康、鄉村振興與碳中和的實現作出新技術的引領和貢獻。
- 2025世界動力電池大會“質量強鏈賦能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專題會議在四川宜賓舉辦(2025-11-15)
- 第四屆全國市場監管系統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技能大比武活動決賽舉辦(2025-11-15)
- 市場監管總局就《電子商務平臺協助查處商標侵權案件規定(征求意見稿)》 向社會公開征求…(2025-11-15)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雙十一”網售食品3347批次 “減肥糖”檢出瀉藥成分(2025-11-15)
- 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中貢獻更多市場監管力量——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2025-11-15)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458號